游泳是夏季最适宜的运动,既能健身保健又能免去一身大汗淋漓。享受清凉,欢乐戏水也是夏季很多朋友的娱乐选择。可是,不加注意,游泳也会产生不少健康问题,如何预防,你知道吗?一、游泳前后的注意事项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3、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4、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5、忌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反应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6、忌酒后游泳:酒后游泳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出现低血糖。另外,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从而发生意外。
二、游泳易发的健康问题急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眼红,有异物感、烧灼感,脓性分泌物多,早上起床时睁不开眼,可伴发热、头痛,但擦洗后并不影响视力,一般也不会疼痛,3周或1个月内可自行恢复,不会留后遗症。流行性角膜炎
是一种由病毒经游泳池水传染的眼疾,症状类似结膜炎但较之严重,患者疼痛、流泪、怕光的现象较明显,由于角膜上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点状薄翳,长年不退会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预防及治疗:为防止传染眼疾,游泳前应进行体检,凡患沙眼、结膜炎者,未治愈前禁止游泳;少触摸水龙头及门把手;游泳时戴上护眼罩对减少感染眼疾也有一定作用;每次游泳后应用清水洗头、洗脸;滴用适合的眼药水。游泳性中耳炎游泳性中耳炎是夏季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在不干净的泳池游泳时,一旦呛水,池水容易进入咽鼓管,细菌或霉菌也随之而入,造成从内到外的逆行感染。同时不干净的池水也可能从外耳道进入,诱发中耳炎。主要表现是游泳之后,耳朵疼痛、流脓和听力减退
预防及治疗:
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避免进水;如有水进入外耳道,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或进水侧的耳朵向下,蹦跳几下,让水流出后擦干;不要在脏水中游泳;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皮肤问题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预防及治疗:
游泳池中都会使用消毒剂,对于一些敏感体质的人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这部分人群最好不要游泳时间过长、过于频繁,游泳后要立即用中性沐浴露清洗皮肤(不要用有杀菌功效的沐浴露,可能会加重对皮肤的刺激)。然后要擦干皮肤,尤其是皮肤的皱褶处。
三、小贴士:游泳突发抽筋除了以上提到的健康问题,在游泳中突发的抽筋状况十分危险,需要特别注意和防范。下面为大家附上专门的贴心小贴士:
游泳前预防:
1、首先饥饿、疲劳时勿游泳。2、下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如头前屈、后仰、左右旋转背10~15次以活动颈部;两肩上耸、两臂画圆和做扩胸运动各10~15次以活动肩部、胸部;两腿伸直屈体弯腰双手触脚尖、屈膝做下蹲、起立交替动作各10~15次以活动膝部;下水前,在池边或岸边先用凉水把四肢及胸腹背部擦湿,以便逐渐适应水中温度。3、脚趾运动。其要领是直腿坐于地面,一腿伸直抬起并用手分别反复扳脚趾,以提高脚趾和大小腿后侧肌肉群的柔韧性,防止抽筋现象的发生。
急救措施:
1、首先要保持冷静,此时千万不能慌乱,要迅速判明自己所处位置。发生抽筋时,若在浅水区可马上站立并用力伸蹬,或用手把足拇趾往上掰,并按摩小腿可缓解。2、如果是在深水区,解脱的办法是先吸一口气,然后潜在水里用手揉捏腿肚子,并且用力把脚掌向上翘,以牵引抽筋的肌肉,坚持一会儿,使收缩的肌肉获得松弛,然后再上岸。也可利用没有抽筋的肢体采用侧泳或仰泳慢慢游上岸再行解脱。若自己没有把握解脱,应尽早招手呼救,若惊慌,动作或呼吸乱了,会引起呛水或其他部位抽筋,这是必须防止的。记住这些游泳小常识,享受一个清凉舒适、健康运动的夏天吧!白癜风的治疗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