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视光学苑微信公开课常规角膜塑形术对

时间:2016-12-13 1:26:53 来源:角膜裂伤

各位同仁大家中午好,非常荣幸收到于帮主的邀请,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角膜塑形镜验配中的一些心得,

由于本次交流内容已经通过了《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的审稿,预计8月份发表,还请大家注重版权,荣耀归属眼视光杂志社!谢谢大家配合。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验配过程中对一些较高散光眼采用常规球面OK镜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些体会以及思考。

前不久刚好看到知名业内专家梅颖医生的一篇博文,跟我今天谈的内容颇为相似。豁然有种知音的感脚。他是对一个高散案例进行了分析。我们则是采用常规球面OK镜对33位高散光患者治疗一年的临床观察。

众所周知,临床上我们并不建议1.50D以上角膜散光的患者验配常规球面OK镜。因为这样的角膜条件往往会导致镜片的偏位,镜片引起角膜的损伤,以及矫正效果不良等等。

通常对于地形图角膜条件好的患者我们可以采用环曲面OK镜来矫正。可是,环曲面OK镜价格不菲,往往要比传统OK镜贵近一倍的价格。对于我们西安这种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道值得考量的门槛。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碰到这样的患者你是选择使用环曲面OK镜呢?还是用价格将其拒之门外?

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们尝试着采用球面OK镜,改良的验配方法,来对33位角膜散光1.76D~3.02D,平均散光2.09±0.39D的患者进行了角膜塑形术。

分别在戴镜前、戴镜一夜、一周、一月、3月、6月和12个月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地形图、裂隙灯检查眼表健康度

这是我们戴镜一月中的角膜地形图变化情况,

当然,这是比较好的一个患者角膜变化表现,为了更加科学的分析治疗效果,必须要对矫治后的情况进行分级比较。为此我查阅了许多文献,都没有看到取之能用的分级资料。所以我参考激光近视手术的标准,拟定了一下分级指标。

参考反转弧塑形区和地形图上3mm区的关系,结合视力及角膜健康度,我将其分为四级。并进行比较。

由于采用了改良的验配方法,一个月后一级定位58.33%,二级25%,三级13.33%,四级3.33%

戴镜1年的过程中,一周内视力明显提升,一周后视力趋于稳定。

矫治后Ⅰ级、Ⅱ级患者分为一组,Ⅲ级分一组。对患者原有近视屈光度、角膜散光度、I-S值、SK值和角膜e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按照传统的验配方法,对于较大散光佩戴角膜塑形镜容易导致镜片的偏位,矫正视力不良,患者易出现鬼影,甚至上皮的荧光染色或者上皮的脱失。

传统试戴法验配角膜塑形镜效果如左图,对于大散光患者如果出现这样的荧光图往往表示镜片过紧张。

而右图是我们采用的对散光患者的验配荧光图。

在一条经线上我们采用适度收紧,另一条垂直的经线上我们适度的放松。来促进镜下的泪液交换。

荧光图呈现一种类似哑铃状的表现。中央及两侧三点式接触角膜。

那么为什么一些较大散光的患者采用常规球面的OK镜一样也能获得良好的定位?

我们的研究发现,除了我们采用了不同的验配方法,患者自身散光及眼睑的形态也决定了是否能够验配成功的关键。

首先我们获取角膜散光的主要数据来自于角膜地形图3、5、7毫米去的散光值,

而我们知道,OK镜的中央基弧区一般在6mm左右,也就是说,患者角膜6mm内的散光都是在我们镜片的BC区以内,而影响镜片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定位弧区,也就是6mm意外区域的角膜形态。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患者角膜散光度很高,但是如果只是局限在6mm以内区域的散光,我们都是可以考虑验配OK镜的。

另外,一些患者检查后发现角膜散光并不高,但是从地形图(中)上我们不难发现周边6mm区以外曲率值差异明显,也就是图中所提到的周边角膜对称性差,这样的患者虽然散光不大,但是验配时一样会出现镜片定位不良的情况。

所以,6mm以外区域角膜散光度及对称性的情况是应该值得我们







































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qqm.com/zlyy/401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