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锥角膜的治疗方面,虽然有角膜交联、角膜基质环植入术等新奇的方法在引入,但对于晚期圆锥角膜病人来说,角膜移植仍然是唯一的方法。
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是一种新的角膜移植技术,该技术将去除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的供体角膜移植到去除全部基质的植床上,以期望获得与穿透角膜移植术相同的光学效果,同时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在治疗一些像圆锥角膜这类未累及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的角膜疾病时,DALK相对于全层角膜移植术(PK)来说,已经越来越受欢迎。优点是保留了眼球结构和免疫的相对完整性,可减少术后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角膜植片慢性功能失代偿以及角膜植片因外伤裂开的风险。尽管它的优势已经被证实,但是技术上的难度还是限制了它的应用。近期,AmericanJournalofOphthalmology上刊登了一篇关于圆锥角膜病人接受DALK术后的长期预后的一项研究。
研究共纳入名圆锥角膜患者的只眼,行DALK术后,对他们随访4年。术前及术后分别测量他们的裸眼视力(UDVA)、矫正视力(CDVA)、显化折射球面当量(MRSE)、角膜曲率以及内皮细胞密度(ECD)。
结果显示:术前UDVA的平均值是20/(1.5±0.4LogMar),CDVA平均值为20/50(0.7±0.2LogMar),MRSE-11.1±5.6diopters(D),平均角膜曲率为60.7±6.1D,地形散光为4.7±2.6D。术后随访的结果显示UDVA改善至20/50(0.5±0.3LogMar),CDVA为20/25(0.09±0.1LogMar),MRSE为-2.6±3.5D,平均角膜曲率为44.4±2.2D,地形散光为2.9±1.3D。而术前与术后的ECD值无明显变化,70%的病人ECD≥/mm2。只有18只眼(11.3%)的病人出现了基质或内皮排斥,3人(1.8%)需要再移植。成功应用大泡技术分离的病人相对于应用手工分离的病人长期矫正视力(CDVA)更好。
所以,DALK术后的长期视力和屈光状态保持稳定。相对于传统的角膜移植术来说,移植物排斥、术后并发症以及晚期的ECD减少的发生率都很低。
原文:AmericanJournalofOphthalmology
Availableonline6December
doi:10./j.ajo..11.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