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医院眼科的周行涛教授、赵婧医生等近期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明确小切口透镜取出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LK)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
该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在复旦大医院开展,纳入年9月1日至年10月31日期间进行的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病例。记录术前临床特征;治疗参数;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病率,严重程度,临床预后和DLK的处理方法。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重复测量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发生DLK的患眼和未发生DLK患眼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
研究共纳入只患眼(例患者)。18只患眼(1.6%)(11例患者)发生DLK。这些患者术后1~3天出现轻度到中度的炎症。13只患眼(72.2%)发生1级DLK,4只患眼(22.2%)发生2级DLK,1只患眼(5.6%)发生3级DLK。外用皮质类固醇强化治疗后,1级和2级DLK病例在3周内治愈,3级DLK病例在1个月内治愈。所有患眼术后矫正远距离视力较术前相当或更优。制作更薄(P=.02)和更大直径(P=.01)的透镜的患者DLK发生率显著增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透镜厚度是唯一的相关因素(P=.03)。
研究证实,尽管发生率较低,但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是小切口透镜取出术后一个潜在的并发症。今后研究必须进一步阐明DLK的分析危险因素。
若您对本篇文献感兴趣,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英文原文:
1、手机下载,直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