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十年来ldquo遗体角膜和

时间:2020-10-29 16:32:16 来源:角膜裂伤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聆听:生命的续曲

——本期读本是关于我市十年来“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事业的一份新闻调查,讲述我市市民在寻找生命意义过程中那些人道、博爱、奉献的真实故事,是生命与爱的追问,是生与死的思考

01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市专职副会长马寒梅去慰问“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者”家属,我随着她辗转各区县,一一见到生活里那些平凡善良的人们。在阳光里,在铺满蒲公英金色花瓣的小区门口,听他们讲与生命有关的那些事。那天之后,我继续采访,连续三周的时间,我一共与42位被访者或见面,或电话交谈。她们是这座城市里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师,市区县红十字会长、专职副会长,医科大学的人体解剖学科带头人……我见得最多的,是把名字签署在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的人们(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及捐献完成者的家属,还有服务红会工作的志愿者们。见到衷露,是在第四天下午。直到采访的最后,我还在问她,写她的事,是否需要化名?她扑闪着大眼睛,看着我笑,摇头。她是“换心”的女孩,今年21岁。当天上午,我是在让胡路区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康莉杰的办公室度过的。她前面是四本厚厚的《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名册》,我坐在她对面,看着她一页一页翻开,听她一页一页讲述……翻到衷露这一页时,她说下午就能见到她。下午1时30分,在一间名叫质朴的咖啡馆里,两大束淡紫色的新鲜雏菊插在透明的玻璃瓶中,这体现康莉杰的细心。从事“三献”工作十年了,她一直以这样的细节传递对这些普通人的敬意。桌子周围,坐着十几位戴着口罩的被访者,70后、80后的年轻人居多,他们很快就感染了我——他们非常阳光,非常真诚。居中一位老人,曾是让胡路区第一任教育局局长。老人80岁,名叫吴惠民。“……我跟老伴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后,我觉得我们跟两个女儿更亲了,当死的话题都说完了,还有什么不能说?”衷露妈妈也来了。“13岁之前她一直很健康。小时候因为长得漂亮,每次我带她出去玩都会被‘围观’。13岁那年,她突发心衰,医生说是先天性的,这种病一旦发作是不给你时间(抢救机会)的。”从大庆到北京,四天时间,衷露被救活了。“我们国家器官捐献实行双盲制度,双方都不知道是谁,但我在病房外偷偷听到了衷露的主治医师黄洁主任(中医院心力衰竭和移植病区主任)打……女孩……脑死亡……天津的,好好……”“她是天津的一个女孩!”“手术那天,下雪了。医院是中国乃至亚洲医院。那天有多少医生、护士,在天津与北京之间,来来回回奔走在绿色通道——心脏离开人体储存的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我的心在刀尖上跳舞,争分夺秒——他们接回了天津女孩的‘心’……第二天凌晨三点,我接到黄主任的电话——‘三天后,我还给你一个活蹦乱跳的大姑娘’!”年,衷露18岁,在省城读大学。康莉杰接到了她的电话。“阿姨,我今年就18岁了,我想在满18岁时把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书签了……”康莉杰说:“我特别吃惊,一边接电话,一边迅速调整自己。很多孩子会把自己的特殊经历隐藏起来,但她告诉我她是一个换心的孩子。我问她:你怕不怕在众人面前说出你的故事?”当时康莉杰已经获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资格,正在筹备大庆市首届器官捐献启动仪式。衷露回来参加了活动,在多人的启动仪式现场,讲述她作为移植受者的经历。她阳光、开朗,她的故事却让人热泪盈眶。罗曼·罗兰写托尔斯泰:“一样东西永远地拯救了他,他绝对的真诚!”衷露的真诚来自发生在她身上的大爱。衷露说:“生命的传承不单单是血缘,我不是一个人在活,我是和‘她’一起参加的高考……”

02

不断堆积又相互孤立的事件,往往让人失去纵观整体的眼光,无法真正地了解全貌。连续采访三周后,由我市看向全国,看向国际社会——年,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启动,全国当年只有38名捐献案例;年2月,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全国推开;年,中国实现了器官来源转型,公民捐献成为唯一合法渠道。也是在年,大庆市各区县相继任命了专职副会长。就在那一年,大庆第一例签署捐赠志愿书的人出现,直到今天,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张泉海依然清晰记得他——那是一位中年人,在油田企业工作,家庭幸福,但他拒绝了媒体的报道。年捐献志愿者张德福去世,并成为大庆第一例遗体捐献完成者。此次采访的同时,5月22日全国“两会”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王海京在提案中建议:制定《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法》!王海京谈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展现人性光辉、传递人间大爱的高尚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截至目前,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万,累计实现捐献2.8万余例,捐献器官8.3万余个,挽救了8万余患者的生命。王海京同时列出了一组令人心惊的数字:临床治疗中,我国每年因器官衰竭等待移植的患者超过30万人,但捐献的器官只有1.7万余个,只有不到6%的患者能够实现移植,大部分患者在等待中去世。我国器官捐献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也面临问题和挑战。“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器官捐献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辈将上下求索,风雨同舟,砥砺前行……”年,康莉杰赴南京参加国家器官捐献协调员培训时,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捐献部副部长高新谱对大家说。近十年光阴漫漫,让胡路区仅年就有55位志愿者签署捐献登记书。大庆遗体、器官捐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康莉杰说,当前要做的还是:了解,知道。让多一些人了解、知道这件事……今年5·8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期间,市红十字医院、机关、宾馆、商场、火车站等处全面铺开,向广大市民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知识。一位医生却拒医院内,理由是患者会反感……“您是学医的,不知道‘大体老师’吗?!不知道‘无语老师’吗?!”问——背后是更深的迫切——连有些医生都认识不到,更何况其他人!

03

采访全部结束,我再次来到市红十字会。本篇报道的起因,是在5·8国际红十字纪念日前夕,我看到了一部宣传片:《让大爱为生命续航》,通过新媒体及各类平台推送。电视片文字稿数万字,情感深沉,洞察入微,写实大庆捐献人的大爱故事,分析全国、全省、全市遗体和器官捐献供需间的悬殊差距,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全市人民了解“三献”事业提供了宏大视角和深刻思考。撰稿人是市红十字会会长魏景全。“不是为了宣传,是为了推动!”“怎样做才能有效推动?”魏景全问,同时自答:“先把尊重和爱投向他们,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qqm.com/zlyy/1168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