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居家学习期间,如何防控近视
答:特殊时期孩子长时间宅在家中,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更需注意近视防控:
1、户外活动是防控近视的有效措施,特殊时期可以白天在阳台活动作为替代。
2、近距离用眼时间要控制,可参照课间休息的时间安排。
一般而言,3岁以内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如确需使用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3-6岁每次使用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小学生每天控制在1-2小时以内,每20分钟左右需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中学生每次最长半小时,然后让眼睛休息10分钟左右。此外,读书写字四十分钟后,需休息十分钟。
3、注意保持良好坐姿,一尺一拳一寸。
4、保证良好的照明环境,不要过明或过暗。
5、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父母要以身作则。
6、营养均衡,充足睡眠。
02
如何判断家用台灯
是否利于孩子视力保护
答:视频中提到,《指引》中提出家庭照明光源需要采用三基色的光源,红绿蓝是三种基本色,三基色照明设备具有发光柔和、亮度均匀、无频闪、不刺眼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学校和家庭的照明设备。
色温是可以用色温剂测量,我们没有色温剂怎么办?
一般产品说明书上会标注光源类型、色温、照度、频闪这些基本参数,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色温比对图,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赤橙黄绿顺序的图,发光的颜色和灯管色温有关系,色温高就会太白、太刺眼;色温低就趋于黄红色,容易引发磕睡,在家里很好判别。
如果灯光发黄红色,它的色温就偏低,日出后一小时的阳光大约是k的概念。k左右的色温会让人在清醒中又有温暖的感觉,在这种色温下读书、学习,心境平和,学习效率高,因此建议孩子读书学习的台灯色温不宜超过k。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台灯色温较高,对视网膜是有损害作用的,会导致黄斑变性、自由基增多,也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在晚上使用会对褪黑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干扰生物钟,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
因此我们反复强调孩子学习的台灯要在k以下的色温。
家长回家要查看孩子使用的台灯色温具体是多少,使用的光源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当尽早进行更换。
同时也提醒家长,如果我们学习的房间顶灯不符合相关要求,不是三基色光源,也应当尽早更换。
03
提供适合孩子的课桌椅
也能预防近视吗
答:郭所长在视频中指出,有可调适桌椅的家庭,可以根据孩子的身高,按照中小学生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表,找到适合孩子的桌面高和座面高。
也可以根据这个原则,让孩子坐在椅子上,使大腿和小腿要垂直,背要挺直,上臂下垂,手肘要在桌面以下3-4厘米这样的原则,来校正课桌椅。
没有可调适桌椅的家庭,也要根据上述原则进行调整,如何调整呢?
如果是桌子过高了,我们就要尽可能使用高一点的椅子。之后要在脚下垫上脚垫,为了保持大腿和小腿垂直。当桌子或椅子过矮的时候,要将桌子或者椅子垫高。
图片来源:咸宁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控中心
04
如果孩子眼睛畏光流泪,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不敢睁眼、怕光、流泪(接触过紫外线灯的照射或有刺激性液体进入眼内),往往是角膜受到了损伤,有可能会引起永久性的视力损伤,医院就诊。
如果持续流泪或者眼泪汪汪的表现,可能是泪道阻塞引起的,可以先在家里观察,如果红肿持续加重,要尽快就医,可能是引起了急性泪囊炎或者蜂窝织炎。
05
如果孩子出现频繁揉眼、眨眼,怎么办
答: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比如看书、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会使孩子的眼睛产生疲劳。
和大人不同的是,儿童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不适症状,更多的是借助揉眼睛或者眨眼睛来表达。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要让孩子停了所有近距离的用眼,好好休息,辅助人工泪液滋润眼表。
另外,少数孩子揉眼、眨眼可能是因为存在下睑内翻倒睫,家长可以在明亮处检查,下睑睫毛是否贴附在角膜表面。
如果存在倒睫,2岁以内可以暂且观察,配合人工泪液缓解症状,部分患儿可以随面部发育自行好转。
2岁以上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可以待疫情过后择期手术治疗。
06
什么情况下,医院就诊呢
答:常规的眼部问题建议在家中观察,如果遇到以下情况的,医院就诊。
1、突然出现的视力下降或者黑影遮挡;
2、伴有活动伤口或者出血的眼部皮肤裂伤、化学伤、热烧伤。例如喷洒消毒时,不小心酒精进入眼睛,要尽快使用自来水或眼药水冲洗眼睛然后就诊;
3、眼部的剧烈疼痛;
4、其它无法自行处理的意外。
医院就诊,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工作。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