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圆锥角膜的相关研究

时间:2017-5-4 15:29:09 来源:角膜裂伤

目录

1

离子电渗介导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早期疗效观察

2

圆锥角膜与健康角膜生物力学的对比研究

3

圆锥角膜生物力学在CorvisST与ORA下的变化特点

4

Hiline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矫治圆锥角膜的临床观察

离子电渗介导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离子电渗技术介导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i-CXL)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年5至12月间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且符合最薄角膜厚度(含上皮)为~μm的患者,予住院治疗并进行i-CXL术.在术前和术后1周内,术后1、3、6及12个月时分别进行疼痛及异物感评分、裂隙灯检查、裸眼与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前节O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并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患者接受i-CXL术后1d时存在中度疼痛和异物感,在术后3d时基本消失.术后早期存在少量角膜上皮缺损,术后3d内完全修复.部分患者裸眼视力提高,部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术后3至12个月的角膜最大曲率及最小曲率均低于术前,其中术后第12个月Kmax值为(52.94±4.87),术前为(54.37±5.56),术后第12个月最小曲率Kmin值为(46.78±3.71),术前为(48.53±3.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Kmax,t=2.,P<0.01;Kmin,t=2.,P<0.05).术后1个月内,前节OCT可见浅层基质密度增高,前后基质间存在“分界线”;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浅层基质内纤维增粗,纤维间连接增加,深度约μm.术前及术后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05).所有患者未见角膜感染、瘢痕、角膜溃疡、持续性上皮缺损等并发症.

结论i-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最薄角膜厚度约μm者;其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年9期

圆锥角膜与健康角膜生物力学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改变特点及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ST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圆锥角膜患者32例(41只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健康角膜人群41例(41只眼)作为对照组。应用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ST对两组人群角膜的第一次压平宽度(1stAlength)、第二次压平宽度(2stAlength)、第一次压平时速率(Vin)、第二次压平时速率(Vout)、最大变形幅度(Def.Ampl)、顶点距离(P.Dist)和曲率半径(Radius)等进行测量,两组生物力学参数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对比分析,生物力学参数与角膜形态学参数之间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绘制生物力学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在圆锥角膜组中,Vin、Vout和Def.Ampl分别为(0.±0.)、(0.±0.)和(1.±0.)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0.)和(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0.,10.;P0.05)。圆锥角膜组中的Radius为(5.±0.)mm,与健康角膜组的(7.±0.)mm相比明显减小,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5.,P=0.)。圆锥角膜组的1stAlength、Vout、Def.Ampl和Radius与角膜最薄点厚度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r=0.,-0.,-0.,0.;P=0.,0.,0.,0.),Def.Ampl和Radius与角膜前表面曲率Km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0.;P=0.,0.)。Vin、Vout、Def.Ampl和Radius与后表面最大高度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0.,-0.,0.;P=0.,0.,0.,0.)。Radius、Def.Ampl、Vout和Vin的ROC下面积均0.9。

结论圆锥角膜的Vin、Vout、Def.Ampl和Radius较健康角膜均有明显的改变,其中Radius对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圆锥角膜的诊断中应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6年9期

圆锥角膜生物力学在CorvisST与ORA下的变化特点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visualizationscheimpflugtechnology,CorvisST)和眼反应分析仪(ocularresponseanalyze,ORA)分析圆锥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并与正常角膜作对照,总结圆锥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特点.

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年3月至4年6医院眼科就诊的患者,应用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ST)和眼反应分析仪(ORA)分别对34例(42只眼)圆锥角膜和61例(61只眼)正常角膜进行生物力学的测量.应用CorvisST测定角膜的第一次压平长度(1stAlength);第一次压平速率(Vin);第二次压乎长度(2ndAlength);第二次压平速率(Vout);角膜最大变形幅度(Def.Ampl);顶点距离(P.Dist)和曲率半径(Radius).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定圆锥角膜及正常角膜CH和CR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的ORA和CorvisST的测量所得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CorvisST与ORA测量生物力学参数之间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角膜对比,圆锥角膜生物力学指标CorvisST测量结果中,第一次压平长度、曲率半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1,-6.54;P=0.01,0.00);第二次压平速率绝对值、角膜最大变形幅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t=4.27;P=0.03,0.00).圆锥角膜生物力学指标ORA测量结果中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数(CRF)与正常角膜相比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t=-5.20,-7.06;P=0.00,0.00).ORA测量CH与CorvisST测量第一次压平长度、第二次压平速率、角膜最大变形幅度、曲率半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5,-0.54,-0.39,0.51;P=0.00,0.04,0.03,0.00);ORA测量CRF与CorvisST测量第一次压平长度、第二次压平速率、角膜最大变形幅度、曲率半径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6-0.58,-0.61,0.55;P=0.02,0.03,0.00,0.00).

结论圆锥角膜较正常角膜生物力学改变明显,各项参数均有改变.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ST)和眼反应分析仪(ORA)均能较好反映圆锥角膜生物力学改变特点,多项参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来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年8期

Hiline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矫治圆锥角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Hiline硬性透气性接触镜(HilineRGPCL)矫治圆锥角膜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RGPCL基弧的预测指标进行分析.

方法: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选取圆锥角膜患者36例57眼验配HilineRGPCL,并按相关标准分为轻度组10眼,中度组24眼,重度组23眼.评估镜片配适状态,比较框架眼镜和HilineRGPCL最佳矫正视力,并根据角膜曲率指标分析RGPCL基弧的预测性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能通过HilineRGPCL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各组HilineRGPCL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为t=-2.,P=0.,中度组为t=-6.,P<0.01,重度组为t=-12.,P<0.01).平均RGPCL基弧为6.8±0.75,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具有相关性,其中轻度组RGPCL基弧与陡K值(SimKsteep)具有相关性(r=0.,P=0.02),中度组RGPCL基弧与平均K值(AverageK)及较平均K值陡0.2mmK值均具有相关性(r=0.,P=0.),重度组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各项指标均有相关性,其中角膜中央曲率相关性最强(r=0.,P<0.01).

结论: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圆锥角膜患者验配HilineRGPCL可以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并且通过不同预测性指标的选择有助于提高验配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6年3期

长按







































白癜风最好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qqm.com/jbzs/664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