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带镜也叫角膜接触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已经在眼科临床上广泛应用,治疗或者辅助治疗各种眼表疾病,以及相关手术、角膜屈光手术等等。主要是防止伤口对合不良发生移位,保护伤口免受眼睑的摩擦的影响,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角膜绷带镜在角膜疾病、角膜创伤、角膜手术、眼内屈光手术领域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帮助迅速修复角膜上皮,缩短角膜创面完整上皮化的时间,使角膜上皮的形成更加光滑,这一点在角膜表层切削模式的激光手术(PRK手术、LASEK手术、EPI-LASIK手术、TransPRK手术)中作用明显,角膜表层激光切削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激光手术的远期安全性,也由此带来角膜上皮愈合的问题。其作用如下:
1、LASEK手术:术后促进角膜上皮瓣愈合,减小疼痛,带镜时间一般72小时为最佳,如果太短取镜,角膜上皮未愈合牢固,可能会在取镜时上皮瓣移位或脱落,太长时间不取镜则可能由于镜片变脏导致感染。可以降低术后与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随着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手术的普及,过薄的角膜瓣也会同时带来一些风险。比如:术后角膜瓣移位、皱褶、边缘卷曲、错位、角膜瓣下上皮植入,弥漫性板层角膜炎、角膜边缘混浊等并发症,绷带镜的使用,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这些并发症的产生。
2、角膜穿通伤:在伤口微小,小于1毫米,并且清洁无感染的条件下,用于防止房水外流,促进伤口愈合。
3、严重干眼症:用于减少泪液蒸发,留驻人工泪液,使其作用时间延长,同时减少由于眼睑摩擦而产生的剧痛。
4、眼睑功能闭合不全引起的眼睛干燥角膜损伤的患者:用于缓解延长给药时间,同时保护角膜避免因干燥而损伤。
5、眼睛的化学或物理烧伤:主要用于防止睑结膜与球结膜粘连,延长给药时间,加强药物作用。
6、用于吸载用途的接触镜由镜片厚度决定,含水量越高药物释放速度越快,冲击治疗可用高含水镜片,吸载量大释放药物速率快,低含水镜片可以延长药物实效,起到缓释目的。
7、白内障术后,目前欧美市场及台湾、香港地区均常规在白内障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一方面是较少术后切口疼痛及感染几率,另一方面是美观。
本文转载于眼科资讯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白癜风遮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