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为何三成要“返工”?
激光屈旋光性角膜切除术(PRK):先将角膜的表皮去除约为5%的厚度,再以激光气化角膜。
RK手术存在四大缺点,致使30%的人需“返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15年前盛行的近视眼手术因留有后遗症,而出现了大量的“返工潮”。据了解,在上海,医院一家,1年内“返工”数量就超过人。在北京,医院来做近视激光手术的人有多人,而同时做“返工”手术的患者就有近百人。
如此之高的数字,不由让人耽忧,为何这些近视手术需要返工?之前做过的近视眼手术都需要返工吗?现在还能不能做近视眼手术?为此,本报专程采访了几位著名眼视光学专家,专家认为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患者仍需谨慎对待。
RK手术存在的四大缺点,致使三分之一人群需要“返工”。“这个风行于15年前的近视手术,叫“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简称RK)。”在北京大学眼视光学中心内,医学博士谢培英教授用一组幻灯片,为讲授着RK手术的医治原理。据介绍,RK手术是通过在角膜前表面做多条放射状切开,让角膜中央因周边的膨出而相对变成平坦,这样屈光度就会产生相应改变,从而到达改正近视的目的。
年,日本佐藤教授最早发明了医治近视的手术。当时的手术方法是把角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同时切开,但没过多久,很多患者就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年,我国著名眼视光学专家、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仁远教授专程前往苏联,将RK手术改进引进国内。随后,RK手术医治近视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展开起来了。
但是好景不长,经过几年的术后视察,褚仁远教授逐步发现了RK手术在技术方面的四大缺点:“首先,手术预测性比较差。比如,医生预先想下降度,但实际的效果却不能到达这么精确。第二,术后极易产生散光。由于手术切削的厚度掌握的不好,极可能将散光带一部分进去。第三,眼睛经不起一般的暴力冲击。由于角膜在进行多条放射状切削后,角膜受力的稳定性会下降,说白了就是没之前结实了。正常的眼角膜遭到外伤后伤害程度不会太大,但做过手术的眼睛被撞后就会出现角膜裂伤,原来被切开的地方就会产生整体开裂,恢复后也会构成瘢痕,这会严重影响视力。第四,需要医生精深的切削技术。由于角膜中央部位总共才0.5~0.6毫米的厚度,如果医生手术时用刀稍有不甚,就会出现切多或切少的问题,如果切的深度达不到85%以上,那末就没有效果,近视还会反弹。”由于手术后发现的问题愈来愈多,这类屈光手术逐步被准分子激光手术替换了。
新技术比RK手术的安全性好很多,但仍有部份人需“返工”。
“不只是RK手术患者要‘返工’,包括很多近年来刚做的激光近视手术,很多也需要‘返工’”,谢培英教授开玩笑地说,“我们这里就是给手术失败补台的地方。”自RK手术以后,就出现了更高级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它是由美国人于年首创的一项技术,但直到年9月25日才得到FDA的审查通过,中间经过了10几年时间的全国性实验,但我国从年开始就已把这项技术大面积运用在临床上。
据谢教授介绍,人的角膜分为5层,第一层是上皮层,第二层是前弹力层,中间层是手术的关键层———基质层,它占上皮组织的十分之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医生利用准分子激光能够精确切削组织的特性,用准分子激光束重塑角膜的曲率到达改正近视的目的。
而另一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是意大利眼科医生于年发明的一种手术方式。手术时是把前面~微米厚度的角膜瓣掀开,然后用激光对下面角膜基质做精确的切割,最后再将角膜瓣还原。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LASIK手术。
“所有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和RK手术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在人的角膜上造出曲线,只是手术方法在不断的改进”。褚仁远教授评价说,“每种手术都有它技术上的缺点,现在还没有一种手术能规避所有风险,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可靠安全。我们不提倡做‘返工’”。目前,RK手术在上海的返工比例在30%左右,相比之下,LASIK要比RK手术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好的多,但仍有一部分人会做“返工”手术,这是为何呢?
褚仁远教授说,一部分缘由是由于手术本身改正的不满意,出现视力反弹的情况。还有一种缘由是,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就拿美国人和中国人相比,假设美国人在做完手术一年视力趋于稳定后,其中仍有10%的人配戴了医生建议的高透氧性隐形眼镜,这样1来使整体的成像质量很好。美国人可以接受这类建议,但中国人宁愿做风险大的“返工”手术,也不会采取戴隐形眼镜的方式来提高视力。“所有的手术都有一个原则,能不做就不做,每做一次风险都要增加一次。”
褚仁远教授为读者提出一条十分中肯的建议。
和国外相比,国内近视手术炒得过热,还有很多相干问题有待解决。
据国外最新报导,国际眼科学界已对准分子激光手术提出了异议,英国卫生管理机构已对这项手术叫停。“和国外的情形相比,国内近视手术炒得过热,其实近视手术还有很多相干问题有待解决。”谢教授说。
即使手术成功,那也只能说明它在一定的年龄段适应,人到老年后,眼睛的视力仍会出现新的变化,这时候还有改正老化的问题。国内1医院吹牛上了天,广告中说“给我30秒钟,还你一个清晰的世界……”其实,就目前最好的机器来操作,只要度数到达度以上,手术肯定超过30秒钟。按规定,一把手术刀只能为一个人操作,但有些医院为了省钱,一把刀最多一次做了11个人,病人疼得都受不了了。
不管怎样,它都是一项破坏性的手术,即便创伤很微小,所以不能轻信所谓的“手术绝对安全可靠,绝对无创伤”。为此,褚仁远教授想通过科技报告知读者,要想手术做得好,首先要把视力查清楚。
大家可能觉得有点稀里糊涂了,难道医院连视力都验不到位吗?年,褚教授在全国眼科界提出了一个“医学验光”的新概念,他认为:“我们平常的视力检测只能是让你‘看得出’,而非‘看得清’。”
医学验光要在正确验光的基础上,为了医学目的再进行正确的比较处理。比如,验出的度数是度,这还不是终究的配镜度数。要根据眼睛的具体情况再来决定配镜度数,比如这个人的眼睛有内斜,那末眼镜度数只需度便可。如果是外斜就要配度。“连第一步的验光都不能验好,怎样能做好近视手术呢?框架眼镜可以做调换,可手术就不能总‘返工’了。实事求是,才是科学的东西。”褚教授语意深长地说。
北京中科曝光北京中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