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1岁的黎先生在黑暗中度过了漫长的40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医院,他找回了光明。
先天患上眼疾,贫穷家庭雪上加霜黎先生小时候家里穷,加上家中兄弟姐妹多,连吃饭都成了奢侈的事情,地瓜稀饭已是最上等的美味。
黎先生刚出生时,双眼就患了角膜白斑,1岁时基本失去了视力;因长期的营养不良,3岁时角膜开始变白。当时父母带他到过很多地方问诊,几乎花光了家里稀薄的积蓄,让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因家庭贫穷,又因当地的诊疗水平有限,黎先生的眼疾无法得到有效治疗。此后,他再也看不到光,而且是漫长的几十年。
家人无私照顾,他一直深深愧疚黎先生的童年都在黑暗中度过,他从来没有上过学,成年后也无自力更生的能力。
这么多年来,他的生活起居全靠父母和兄弟姐妹照顾,治疗眼疾的费用也都是由兄弟姐妹给他东拼西凑来的。家人的无微不至,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也愧疚和自责:这几十年的日日夜夜,活着像个废人。
10年前,他的左眼无明显诱因出现了反复红、痛,父母又开始带着他奔波问诊,但症状并无缓解,眼红加剧,流泪。他受尽了病痛的折磨,也让年迈的父母操碎了心。
中山海南眼科,帮他找回了光明今年9月,黎先生拿着厚厚的病历本和检查单来到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医院),告诉角膜专家钟兴武教授,他的左眼角膜瘘(角膜炎的并发症之一)又复发了,疼痛难忍。钟兴武教授经过详细检查,告诉黎先生,他的左眼视力还有挽救的希望;因为角膜材料稀缺,让他登记预约角膜手术。
11月19日,斯里兰卡捐赠给海南省眼库的第九批角膜材料被送至手术室,钟兴武教授主刀为黎先生成功施行了左眼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前房成形、房角粘连分离术。术后,黎先生既担心又兴奋,不知术后能否重见光明。
11月20日,钟兴武教授为黎先生拆开了左眼绷带,他激动得几乎心都要跳了出来。他看到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他刚换的角膜,一直照进了眼底,点亮他的心!
黎先生等了40年,终于找回了光明,虽已是而立之年,但谈到对未来的向往,他眼里充满了希望:要带着感恩的心,报答父母,回报社会。
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医院)是一间由海南省政府出资、香港言爱基金捐资共同兴建的公立、公益、非营利性医院,是海南省年十大重点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