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术是一种非手术的方法,利用高透氧的硬性角膜接触镜,使角膜中央区前表面曲率变平坦,令近视和散光度数降低,以及阻止或减慢近视度数的发展。使用角膜塑形镜可暂时减低近视度数和提高裸眼视力。达到最佳视力效果后,需继佩戴镜片以巩固治疗效果。角膜塑形镜已经成为众多近视孩子家长的首选。
角膜塑形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初的镜片设计为相对较大、较平的大光学区的镜片,使用的是非透氧的PMMA材料,其设计也停留在一般硬性接触镜的设计上,光学区较大,弯曲度又较角膜平,因此镜片仅能白天使用,配戴的稳定性、中心定位不理想,还可引起散光等副作用,效果甚差,故此角膜塑形学一直未得到重视。
直至80年代初,角膜塑形学由于接触镜工艺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高透氧性硬性镜片材料的面世,同时采用了反几何镜片设计,镜片中心定位佳,同时疗效也明显提高,以下为反几何的角膜塑型镜设计原理:镜片一般具有4个弧度,及光学区基弧(R1,又称光学弧)、第二弧区(R2,又称适应弧区、陡弧区)、平行弧区(R3,又称稳定弧区)和周边弧区(R4)。有个别设计的镜片,将平行弧区分为平行弧1与平行弧2两个弧区,各自的曲率有所不同。
表1角膜塑形镜比较
传统角膜塑形镜
现代角膜塑形镜
矫正范围
-2.00D
≤-4.00D效果好,可达-6.00D
材料
PMMA
高DK值材料
镜片设计
球面或者非球面设计
逆几何设计
戴镜方式
日戴
每晚或者隔2-4晚配戴
中心位置
较难维持,易引起顺规散光
BC9mm时仍可维持良好定位
最大效果时间
6月
7~14天
治疗稳定时间
6~18个月
1~3个月
日间视力变化
变化较大
0.25-0.75D
综上所述,角膜塑形术不是新鲜产物,它的发展已经历了50余年,随着现代隐形眼镜工艺的发展,材料的不断更新,角膜塑形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近视发展的屈光矫正方式。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分享是一种美德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咨询快捷通道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北京白癜风手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