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
CaseReport
文章来源:陈伟,徐美萍,吴承高,谢师彪.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25年双眼继发角膜扩张一例[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19(12):-.
全文
患者,男,49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年”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年在外院行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术前近视度数约为-3.00DS(自诉不清),术后24年视物尚清晰,但近1年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且视远及视近均不清。无眼红、眼痛、眼胀。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眼科专科检查:视力:右眼4/20,+2.50/-1.75×45=12/20,左眼4/20,+3.75/-1.00×55=12/20;非接触式眼压示:右眼9.2mmHg(1mmHg=0.kPa),左眼8.9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全周可见放射状近全层斑痕12条,中央近瞳孔区无明显水肿,前房清,瞳孔圆,晶状体清,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角膜地形图检查示:中央角膜厚度(CCT):右眼μm,左眼μm;角膜最薄点厚度右眼μm且位于鼻下方,左眼μm位于颞下方;曲率顶点K值,右眼62.72D且位于半径即颞下方,左眼70.05D且位于半径颞下方;前表面对称性指数(Symmeteyindexoffront,SIf):右眼2.51D,左眼9.89D;后表面对称性指数(Symmeteyindexofback,SIb):右眼-0.23D,左眼1.69D;前表面高度差异(KeratoconusVertexofFront,KVf):右眼38μm,左眼73μm;后表面高度差异(KeratoconusVertexofBack,KVb):右眼69μm,左眼μm(见图1-2)。诊断:双眼RK术后继发角膜膨胀,双眼屈光不正。嘱其至外院行角膜胶原交联术。
讨论
角膜扩张是角膜屈光手术术后最严重、最隐匿的并发症,据报道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扩张的发生率为0.04%~0.6%[1]。RK术后的角膜扩张比其他角膜屈光手术术后的发生率要低[2,3]。一些学者[4]认为RK术后角膜扩张多发生于术后16年内,特别是术后前6年发生率最高,而长达24年后出现的双眼角膜扩张罕见报道。
Santhiago等[5]报道角膜屈光手术术后出现角膜膨隆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患者年龄、术前角膜地形图异常、术前角膜厚度、瓣的厚度、剩余角膜厚度、组织变化量(Percentageoftissuealtered,PTA)等。RK术后的角膜扩张是生物力学变化的结果,在眼内压与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结构上受损且完整性减弱的角膜发生向前膨隆。它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及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6,7]不同,术中没有形成角膜瓣或帽,没有角膜组织的缺失与变薄,没有PTA的改变,仅有角膜的切断,也就造成了角膜生物力学的降低,说明对于角膜组织的切断是导致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膨隆的独立因素。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角膜扩张表现为裸眼视力持续减退,最佳矫正视力的下降及不规则散光的增加。但RK术后的角膜扩张与LASIK、SMILE术后的角膜扩张不同,球镜度并不表现为近视度数的持续增加,而相反,表现为远视度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在眼内压及重力的作用下,周边角膜特别是下半方的膨隆导致中央角膜更平坦所致。角膜地形图表现为下方鼻侧或颞侧的角膜曲率增加,较上方明显不对称,前后表面高度也明显增加。
角膜扩张一旦出现治疗棘手,但仍应及时治疗,防止进一步进展。治疗方式与LASIK术后角膜扩张[8]相似,方式多样:降低眼压、配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角膜胶原交联术[9],甚至行角膜移植术。
虽然RK手术现已被淘汰,但是当年已行RK手术的患者现在仍可见到,当出现进行性不能矫正的视力下降,验光示远视及混合散光时,即使是20余年后仍要警惕角膜扩张的出现。
DOI:10.3/cma.j.issn.-X..12.
作者单位:036医院眼科
通信作者:陈伟,Email:jennifercw6
.北京中科医院坑北京中科医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