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父母双亡6岁左眼意外失明
王安朋的童年记忆比较悲惨,据他回忆,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先后去世了。因为没人看管,6岁那年在铁路旁撬瓶盖玩耍时瓶盖意外弹入了左眼。由于当时没有经济条件,因此并未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他的左眼很快就失明了。原本是孤儿的他又瞎了一只眼,天黑了一半,日子也过得更艰难了。
独眼再次受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命运偏爱捉弄人,年,一次鞭炮的意外受伤,让王安朋唯一的独眼视力造成了可怕的伤害,这次的受伤不但引发了外伤性白内障,还造成了视网膜脱落,他先后进行了晶体摘除及玻璃体切割手术,而术后的他角膜反复水肿长大泡,视力基本丧失,仅剩光感,由于大泡性角膜病变,引起异物感,眼睛常常感觉到不适。
这一次,他彻底失去了剩下“一半”的视力,还有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由于视物不清又长期伴随异物感,王安朋于年年医院寻求解决的办法。
接诊医生告诉他:“角膜水肿浑浊,受损太严重了,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来解决患者的问题。”并为他做了角膜源的排期登记。
幸运获角膜盲症救助“水眼角移难度大
就在王安朋好不容易等到珍贵的角膜源可以手术时,他却表示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完全没有了经济来源,全家都靠妻子打工来维系生计。虽然对光明渴望,可面对手术费,他只得放弃。
在此期间,爱眼公益的志愿者去拜访过他,他的生活确实不易,全家挤在租来5平米不到的蜗居里,卧室只够坐下一个人,没有可走动的空间。卧室的床还是“上下铺”,王安朋睡在上铺,妻子和小外孙睡在下铺。
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条件符合爱眼公益基金正在进行的“‘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患者救助计划”,医院决定为他申请爱眼公益基金,争取最后光明的希望。
医院曾庆延院长考虑到王安朋之前进行过晶体摘除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眼球内无支撑物,手术难度较大,为未避免手术中出现眼球塌陷出血的危险情况,曾庆延院长选择闭合式穿透性角膜移植:先切除角膜前三分之二,保留三分一的角膜,在缝合部分角膜植片后再将剩下的三分之一角膜取出。
(手术中)
(珍贵的角膜片)
爱眼公益点亮希望独眼患者重获光明
“幸好患者角膜粘连并不严重,手术很成功。”术后曾院长告诉我们。
“我曾经以为我是最不幸的人,现在我却觉得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得到了爱心救助,得到了医院医护人员的帮助,很感谢爱眼公益基金,还有那些无私的捐献者们。”王安朋激动的告诉我们,从未想过还有重见光明的一天。
(术后曾院长和王安朋合影)
据悉,角膜盲症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我国有多万眼角膜盲症患者,其中20%以上病情恶化后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否则面临失明危机。
为此,爱眼公益基金联合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角膜盲症救助计划,为特困的患者提供角膜移植的机会。
本次救助计划也将依托7家爱尔眼库及8家红十字角膜登记接收站一起为患者募集适合手术的角膜材料。
公益服务无止境,爱眼公益基金作为全国最大、最专业的眼健康公益平台,将一如既往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白癫疯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